close

   新聞背景
   7月21日,全國文物局長座談會在銀川召開。記者瞭解到,目前寧夏已建成各類博物館75家,實現每10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的目標。(本報7月22日07版)
   以前,冷冰冰的玻璃櫃、昏暗的燈光和“嚴禁××”的警告,成了多數博物館的標準畫像,無形當中,將一些人攆出了博物館。珍貴的歷史被活生生挖掘後親近了人類,但是到了博物館又和我們拉開了很大的距離。面對大眾內心深處的接觸和撫摸欲望,博物館無法滿足,所以很多人選擇了無奈離開。
   而在國外,如何讓博物館“活動”起來,經營者很善於動腦子。在法國盧浮宮,你想和“蒙娜麗莎”合影,根本不成問題;日本東京江戶博物館,把江戶時代的郵局、橋梁等搬進來,參觀者絡繹不絕……在他們看來,博物館怎麼能脫離民眾的文化親近需求呢?
   如今博物館不少,但是,願意選擇免費的博物館不多,寧願讓博物館冷清度日也不願選擇免費參觀,從實質意義上說是一種博物館文化的短見,是一種片面的財政收入意識在作怪。冷清中,不僅是博物館的日益老化,更是文化的默默流失。一個個博物館,本身就是一個個成本最小,但是卻最生動,最具文化教化效果的學校,僅僅因為門票,就將更多的人擋在門外,是眼光短淺的做法。
   作為公共文化產品的博物館,應該更多地擁有它本該擁有的屬性:公共性和公益性。讓越來越多的博物館成為公民全新的學習社區,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喜歡到博物館給思想鍍金,讓博物館的文化教化功能得到充分地體現,這才是博物館應該體現出來的價值。
   魏青/陝西  (原標題:不要斬斷公眾與博物館親近的機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y89vycs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